第132章 三千道藏
“大宋皇使?”
静室之内,楚绝缓缓睁开双眼,那双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讶异。
大宋皇室的人,这个时候来做什么?
不过,他倒也并不意外。自己此番在金都闹出如此大的动静,覆灭三万铁骑,重创金国陆地神仙,等于变相地为大宋解了一场天大的围。
对方若是不表示一番,反倒显得不合常理。
想来,应当不是敌人。
就在此时,燕十三那恭敬的声音再次响起,只是这一次,他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。
“主上,来人之中,有一名老道。剑一看他,如观深渊,如望星海,丝毫看不透其深浅。”
楚绝的眸光瞬间一凝。
能让如今实力大进的燕十三,都说出“看不透”这三个字。
来者,必是陆地神仙无疑!
而且,绝非完颜老祖那等气血衰败的残缺之辈。
大宋皇室之中,何时又多出了这样一尊深不可测的存在?
他的脑海之中,诸多曾于道藏典籍之中窥见的传奇名字,一一闪过。
最终,一个名字,缓缓地浮现而出。
“去看看。”
他平静起身,拂袖之间,便已来到了长青宫的大殿之前。
几乎是在他身形站定的瞬间,一道温和而又充满了无尽沧桑之意的声音,穿透了那缭绕的云雾,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边。
“老道黄裳,奉大宋皇命,特来拜会终南山白衣剑仙。”
楚绝闻言,眼中露出一抹了然。
“果然是他。”
黄裳,九阴真经之创始人。
当年本就是大宋文官,奉旨刻印万卷道藏,而后才于其中悟出无上大道。
他与大宋皇室之间,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殿内,刚刚结束了药力初步炼化的林月裳等人,也被这道声音惊动。
当她们听清来人的名讳之时,脸上皆是露出了震撼的神情。
黄裳!
这可是真正的传奇人物!
一部九阴真经,便搅动了江湖近百年的风云,引得五绝那等天象强者,都为之争得头破血流。
无论是林朝英还是王重阳,在这位前辈面前,都只能算是晚辈。
“绝儿。”林月裳快步走到楚绝身旁,那双清丽的凤眸之中,下意识地流露出一丝紧张。
楚绝感受到了师父的担忧,转过头,对着她露出了一个安抚的微笑。
“师父无妨,我们去看看便是。”
一行人迈步走出那八卦迷踪阵所笼罩的范围。
只见远处山道之上,一支绵延如长龙般的皇使队伍,正缓缓而来。
队伍之中,数十名身强体健的禁军士卒,抬着一个个由金丝楠木打造的巨大箱笼。更有数十名宫中太监,手捧着各式各样的玉盘珍宝,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。
金银玉石,绫罗绸缎,奇珍异宝,应有尽有。
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是那十几口巨大的书箱,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卷卷散发着墨香的典籍道藏。
队伍中的每一个人,无论是禁军还是太监,脸上都带着发自内心的恭敬与畏惧。
这,可是那位以一人之力,独闯金都,杀得金国人头滚滚、血流成河的少年剑仙!
是真正的神仙人物!
楚绝的目光,只是在那长长的队伍之上一扫而过,便最终落在了为首的那位黑袍老道身上。
“楚绝,见过道友。”
他平静开口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。
以他如今的实力与境界,面对这世间任何存在,都足以平辈论交,无需再以前辈相称。
他看着眼前的黄裳,那双清澈的眸子之中,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。
这个老道,不简单。
其气息缥缈无定,与天地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,返璞归真,深不可测。
比之那完颜老祖,不知要高明了多少个层次。
楚绝心中瞬间便有了判断。
当年流传于世的那部九阴真经,只怕不过是此人初创武学时的不成熟版本罢了。
而此刻,站在他对面的黄裳,心中掀起的波澜,却远比他更加剧烈!
他也同样在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名震天下的少年。
白衣胜雪,纤尘不染。
气质超然,遗世独立。
那双清澈的眸子,仿佛蕴含着星辰大海,不带丝毫凡俗的烟火之气。
黄裳的脑海之中,不受控制地冒出了两个字。
谪仙。
“老道黄裳,见过道友。”他脸上露出一抹发自内心的赞许笑容,对着楚绝稽首一礼,“闻名,终不如一见。”
新晋的传奇,与过往的传奇,于这终南山巅,初次会面。
两人平静地对话,周围的其他人,无论是林月裳,还是那些皇使禁军,都屏住了呼吸,连大气都不敢再喘一口。
就连燕十三,此刻也只是静静地站在楚绝身后,没有半分插话的资格。
黄裳的目光,在楚绝身后那几位风姿绰约的女子身上微微一顿,眼中闪过一丝笑意,随即开口道明了来意。
“今日老道前来,一是奉陛下之命,感念剑仙独闯金都,为我大宋扬威于外的盖世功德。”
他顿了顿,声音变得愈发郑重。
“陛下有旨,愿拜道友为我大宋‘镇国剑仙’。另,听闻道友雅好奇书,特命老道送上皇室珍藏的孤本道藏三千卷,以及薄礼若干,以表寸心。”
他的态度无比诚恳,没有半分的倨傲。
话音落下。
周围的皇使队伍之中,瞬间便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!
镇国剑仙!
这四个字的分量,实在是太重了!
这几乎等同于国师之位,意味着在大宋的疆域之内,可以横行无忌,见官大三级,享受无上的尊崇!
楚绝闻言,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意外。
当他看到那绵延如长龙的礼物之时,心中便已大致猜到了几分。
他开始在心中,快速地权衡利弊。
镇国剑仙之名,意味着他与大宋皇室之间,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绑定,会沾染上因果。
不过,这因果倒也不算太大。
终南山本就在大宋境内,若是大宋真的到了生死存亡之刻,唇亡齿寒,他也断然无法袖手旁观。
既然如此,应下与否,似乎区别不大。
最重要的是,他对那三千卷孤本道藏,很有兴趣。
那可是一国皇室,历经数百年的积累。其价值,怕是远在全真道藏之上。
见楚绝沉吟不语,那皇使队伍中的众人,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紧张到了极点。
终于。
楚绝的脸上,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。
“也罢。”
“道友远来是客,请进殿内一叙。”
这,便是变相地应下了。